“转型-重构-创新“建设高质量设计教育体系——365电子竞技官网教师王歆嘉赴研习班学习

发布日期:2023-05-09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王歆嘉)“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教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及科研能力,5月6日-7日我院教师王歆嘉赴第59届全国设计大师班暨“转型-重构-创新”研习班参加培训,研习探索“具有先导意义的中国式高质量设计教育体系的未来”。

  

       全国设计大师班教育平台由留德学者林家阳教授创办并主持,其师资由国内外顶级大师组成,旨在培养中国未来教育大师。会议邀请最佳学科主持人、教育部设计学教指委委员、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从事职业院校研究的专家出任本届“大师班”主讲导师。参加本次培训会来自安徽省内各本科和职业设计院校的院长、系主任、专业主任、各设计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的教师们,以及在教学、科研、产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

       本次研习活动是配合当今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的,16课时推出杰出设计学科和优秀专业建设及职业院校的双高建设中杰出的教学成果和新模式;推广科研和产学融合特色经验;介绍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中期建设要点;畅谈四新思想指导下数字和智能教育的新观念。

 

       研习课程共有十讲。第一讲《专业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由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志宏老师就专业评估展开课程内容,强调了新一轮评估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总结专业建设以横向看比较,纵向看进步。

       第二讲《设计学科的内涵建设》由中国美术学院吴小华教授以学科建设展开课程讲解,以转型—重构—创新为主题,提出艺科融合以及交叉学科的本质,培养有思维、多创新、主观创造的人才。

       第三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路径》由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就思政教育为课程讲解内容,林家阳教授送给听课教师六个字“目标、责任、坚持”,提出培育“四会”设计人才。

       第四讲《智能时代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由安徽工程大学陆峰教授以专业建设展开课程探讨,提出学科交叉和技术综合,教学改革应跟随时代发展,守正创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第五讲《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课程实践》由山西传媒学院申明远教授以课程实践展开讲解,提出了四个一工程“一课一册,一师一集,一生一本,一人一品”的特色课程实践。

       第六讲《产学融合在工科大学的优势效应》由武汉理工大学潘长学教授就产学融合方向展开课程,提出为什么要产学融合,结合自己的产学实践案例给出新方法新路径,强调产业化,课程建设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行业需求。

       第七讲《智能时代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由同济大学孙效华教授就数字创新为课程重点,提出智能时代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什么新的学习与思考能力,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部分技术课程介绍及产、教、研融合协同创新案例分享。

       第八讲《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方法与路径》由浙江理工大学崔教授从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选题提炼、项目论证、文本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等探讨具体方法和路径。

       第九讲《设计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守正创新》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冬江教授以学科建设方向,提出守住学科专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同时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

       第十讲《交叉学科的设计学与未来劳动形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宋协伟教授就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意义展开内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演进,要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提出培育将战略放在第一位的高精尖人才,交叉学科设置应遵循社会需求的逻辑同时兼顾知识与学术逻辑。在应对新的劳动形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设计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最后给出六种“当下即未来”的设计——开放式设计、可持续设计、系统设计、数字设计、创新设计以及智能设计。 

       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以及20分钟的课程研习考核,王歆嘉老师考核通过并获得本次结业证书,其最大感悟以六个字总结——视野、开放、融合。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培育符合这个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教师需要思考以及面临的挑战。让作品说话,让学生说话,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既是作为老师最好的作品。林家阳教授说:“有用的人才能培养有用的人才”。

(审核:郑妮 编辑:张韬)

Baidu
sogou